法商学院600余学子走进钱币馆开展沉浸式实践课堂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5-02-28浏览次数:10



参观学习现场


224日至28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金融学》课程组曾梦玲、汪星星等5位教师,组织13个班级600余名学生,分批走进湖北经济学院博物馆钱币陈列馆,开展为期一周的“货币史与金融实践”主题教学。活动通过"文物实证+场景体验+文化浸润"三维课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双升"战略落地提供实践支撑。

学生们跟随志愿讲解员系统观摩了从贝币、刀币、五铢钱到开元、银元等跨越三千年的货币展陈。学生们认识了货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经济意义,将理论知识与展品结合,提升学习体验。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许多学生表示,通过对比唐代“开元通宝”与清代机制银元的铸造工艺,懂得了货币标准化对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
博物馆资源让金融史教学从抽象走向鲜活”,带队老师表示,“这种沉浸式课堂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更培养了他们的经济史学思维,这正是新文科建设需要的复合能力。”  
作为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湖北经济学院博物馆近年来持续深化馆院合作。通过文物实证强化学生专业认同,通过文化浸润培育经济伦理观,这正是‘双升’战略中‘提升育人质量’的内涵体现。”  
   “
让文物成为教书育人的‘活教材’,让博物馆成为学科建设的‘资源库’”,湖北经济学院博物负责人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更多跨界合作,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注入文化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