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科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3月20日下午,法学院“经典铸魂 法治筑基”——马克思主义书房原著精读与“习法先锋”实践研学活动在图书馆马克思主义书房成功举办。活动特邀图书馆副馆长黎桦教授进行深度主题分享,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钟彦姝出席,3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研讨。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书房作为“知识资源中心、学研支持平台、文化育人高地”的多元功能,更展现了图书馆与院系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
首先,黎桦教授介绍了图书馆 “马克思主义书房”在学校文化育人工作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它是学校知识资源中心,经典研读厚植理论根基;是学研支持平台,以专业服务赋能学科实践;是文化育人高地,融通思政与专业学科教育。随后,他围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黎桦教授的讲解旁征博引,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实际,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黎桦教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系列马克思经典著作,鼓励大家常来马克思主义书房读原著,通过阅读经典,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与力量。
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钟彦姝在总结中强调:“书房不仅是藏书之地,更是铸魂育人的‘第二课堂’。法学院通过与图书馆共建活动平台,实现了课堂理论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让法治信仰在经典浸润中扎根。”最后鼓励同学:“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书房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系统整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作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及思政教育专题资料三千余册。除了纸质书籍外,书房还配备了电脑和高清多媒体会议教学一体机,用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视频资源和课件,为师生提供了“一站式”研习支持。
马克思主义书房以空间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图书馆与学院深化合作的缩影。未来,图书馆将进一步拓展书房功能,以“经典+”为主线,打造跨学科交流平台,让每一本经典著作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灯塔,为学校人才培养助力,为“新财经”建设注能,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德才兼修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