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湖北经济学院博物馆联合该校会计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以“博物文教 见学之旅”为主题,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依托湖北省“百校千馆”大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吸引了2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
活动伊始,参与家庭在博物馆前完成签到分组并合影留念。随后,在讲解员引导下,孩子们重点参观了计算工具陈列馆与钱币陈列馆。其中,计算工具陈列馆的“古算十三品”成为本次活动的生动教材。这套依据明代古书《数述记遗》复刻的古代计算工具,不仅展现了古人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智慧,更折射出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蕴含哲学思想的八卦算,到融合天文历法的太乙算,每一种计算方式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特别是古代筹算,其从起源到明代退出历史舞台的漫长历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古人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讲解员着重讲述了祖冲之运用算筹工具将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科学家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位孩子。活动现场还设计了“筹算挑战”等实践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古代数学智慧,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想到孩子能通过算筹游戏理解祖冲之的科研精神,这种将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养结合的方式很有意义!”一位家长在活动后表示。
博物馆为作为学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积极探索“党建+文博+教育”创新模式。本次活动通过开放馆藏资源、设计代际共学课程,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历史文化启蒙,更以“亲子共学”形式推动传统文化在家庭单元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