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传统文化实践小课堂圆满举行

发布者:图书馆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0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帮助同学们了解节气知识,体验非遗手工的乐趣,丰富校园文化,515日下午,图书馆在二楼倍·书香语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丹青未满,粉墨初成” 传统文化实践小课堂,20 名同学参与活动。

主持人李梦琪同学围绕“节日起源”和“气候特征”等向同学们阐述了小满节气的渊源以及传统习俗。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用“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形容麦粒初满的时节,故称“小满”。从 “小满三候” 的物候观察(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到 “祭车神”“祈蚕福” 的民俗传说,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节气不仅是农耕指南,更是古人对自然韵律的诗意记录——就像小满的 “未满” 哲学,既蕴含着对丰收的期待,又暗藏 “满招损,谦受益” 的处世智慧。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化妆艺术,以夸张的色彩与图案勾勒角色性格。线条勾勒善恶,色块传递性情,是经久不衰的非遗瑰宝。“红色忠勇白奸邪,黑色刚直灰典雅”——当非遗脸谱遇上小满的 “辩证美学”,碰撞出奇妙的文化共鸣!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京剧脸谱的 “五色密码”:关羽的丹凤眼配红色脸谱,既显忠义又藏威严;包拯的月牙纹配黑色脸谱,刚正不阿中透着智慧。“就像小满讲究‘满而不盈’,脸谱的色彩和线条也在‘夸张’与‘真实’间寻找平衡,这正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现场讲解引发同学们频频点头。

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在充分了解了小满节气和非遗脸谱的相关知识后,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到了!空白脸谱、丙烯颜料、勾线笔一应俱全,同学们秒变“非遗传承人”:有人参照手机里的经典脸谱,用金色勾勒出“美猴王”的火眼金睛;有人用红黑涂画出《过五关》里的孔秀;有人大胆创新,用中西结合元素设计出蜘蛛侠;还有同学组队合作,在脸谱上画出小满节气元素 —— 麦穗、雨滴与戏曲云纹相映成趣。“原来非遗可以这么潮!”吕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兴奋地说,“画脸谱时越琢磨越有意思,每个线条都在讲述故事。”在场的工作人员也热情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与同学们共同体验脸谱制作过程中的喜悦与思考过程。

本次活动由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办、公图艺术资源O2O服务平台协办,图书馆新媒体协会承办。同学们在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制作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主持人李梦琪介绍小满节气知识及习俗

同学们沉浸式描绘脸谱

同学们开心展示实践成果


审核人:周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