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钢琴角,一架琴、一群人,她们以行动为笔、以奉献为韵,在成长的五线谱上用步履奏响动人乐章。让我们倾听来自图书馆钢琴角九位队员的声音,捕捉他们从自我突破到精神成长的轨迹。
蜕变——琴盖开合间,音符是蜕变的年轮
1.王思文:从紧张到价值感的觉醒。初次试奏的瞬间,琴键轻触,周遭倏然安静——我成了唯一的焦点,那一刻,担心弹错音、顾虑选错曲的压力悄然浮现,尤其是状态不佳、手指不那么听使唤时。在“绝不能让听众失望”的初心与压力惶惑心绪的角力中,琴凳上的我逐渐明白:奏响打动人心的乐章从来不是单靠热爱即可——它需要持剑斩破自我怀疑的果敢,更需以竹杖芒鞋的淡然心态,在聚光灯下为每个音符找到呼吸的缝隙。当看到同学驻足凝听,或自习时听闻乐声而舒展眉宇,那份源自心底的价值感便悄然苏醒——原来我的琴声也能成为他人忙碌间隙里的一缕清风。这份经历在大学时光中何其珍贵!我期待在弹奏中锤炼技艺、滋养表现力,将更动人的旋律献予每一双倾听的耳朵。
2.卢奕舟:责任驱动的练琴。成为志愿队一员后,每周固定的值班任务成了督促我练琴的“温柔紧箍咒”。以前练琴容易犯懒,“明天再说”是常态。为了对得起听众,也为了履行志愿者的责任,我练琴更主动、更有目标了。惰性少了,琴技稳了。当读者放慢脚步聆听,当自习的同学露出微笑,我真切感受到:琴声能成为他人忙碌中的一点小确幸。这让我觉得,弹琴不再只是自娱自乐,它变成了一种分享温暖、美化环境的小小力量。这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是独自练琴无法比拟的。
3.吴心雨:从负面评价到弹琴炼心的成长。还记得我的首次演奏,当时遭遇了激烈的负面评价,幸好有其他队友支持,让我感觉特别心暖,明白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反思后我意识到,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环境,与其搭配的音乐应该是让人感觉很心安的曲子,而不是我弹的激烈的古典曲,这样容易让听众感觉压力很大。这段经历让我一度特别畏惧在图书馆弹钢琴,我害怕又一次被骂,我开始主动转型练习舒缓的流行曲,最终在前不久收到很多正向反馈以及听众的认可。这段经历教会我:成长始于直面批评,成于换位思考。
坚守——晨昏刻度上,守护比琴音更悠长
4.钟雍:古典钢琴爱好者的“自由舞台”。特别感谢钢琴角为我提供了古典乐难得的展示舞台!不同于孤独的琴房练习或受限于场合的表演,这个活动允许我自由安排15分钟的曲目和节奏。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一些我私下不知道练了多少遍的曲子,现在能在这儿弹给大家听,真的很幸福。我很享受每次坐在钢琴前心里的那点小紧张,以及在完美完成稍有难度的片段之后内心的小雀跃。有听众的演奏让我更专注,弹的时候更注意每一次触键的力度和位置,也更用心地表达曲子里的感情。这份幸福激励我持续精进,与大家一起共建更好的钢琴角!
5.金艺涵:从紧张到自如的历练之路。时隔多年重拾公开演奏,第一次在图书馆试弹的时候,紧张到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但通过每一次的认真选曲及每一次值班前的曲目练习,一次又一次的值班,让我渐渐从第一次紧张地翻开钢琴盖,到轻松自如的坐在大厅里弹奏,这对我个人来说,既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成长。钢琴的反光的让我我能够在弹奏时看到有的同学在录视频记录,那种无声的认可让我的心灵十分愉悦。假期,我会选择适合在钢琴角弹奏的曲目多多练习,争取为大家带来更美好的体验以弥补上学期的遗憾!
6.章梦琪:用热爱传递音乐的“火种”。钢琴角志愿者活动圆了我随时练琴的期待。每次15分钟的演奏时光带给了我纯粹的兴奋与快乐,在看到校园墙上有人喜欢我弹的曲子时,心里非常激动,也激发了成就感,我很乐意和身边的朋友分享我在钢琴角的任职经历,对弹琴的喜爱也让我将这个活动分享给志同道合的琴友,用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人,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加入我们这个团队。这学期有些许遗憾,看到想弹的一些曲子还没机会展示,但未来愿以更多舒缓的旋律带给大家美好的体验。
热爱——黑白经纬里,平凡角落绽放精神之花
7.赵翊琳:陌生人的认可点亮共鸣之光。加入志愿队的第一周,陌生同学在小红书发布我的《匆匆那年》演奏视频,首份来自公众的认可,像一束光,给了志愿队莫大的鼓励。后来,校园墙上的“捞人”点赞、晚班后学姐的微信添加请求,都印证了琴声的共鸣力量——她坦言走出图书馆时,听到琴声的瞬间,甚至有点想哭…… 图书馆钢琴角的存在,不仅是提供了音乐,它让原本可能擦肩而过的人们,因为一段旋律而驻足、微笑、连接,甚至互相慰藉。它让这座安静的书海,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人情味,一种流淌在琴键与心灵之间的、无声却动人的暖意。能成为这份温暖的一部分,我倍感荣幸。
8.薛晨曦:在挑战中淬炼服务的初心。志愿服务并非全程坦途:选曲的纠结、面对不同听众时的紧张、状态不佳时如何调整自己等,但正是这些小小的“休止符”,让我们更懂得聆听自己内心的节奏,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准备,学会在压力下保持专注,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服务他人”背后所需的耐心和责任感。每一次克服困难后的演奏,都显得格外珍贵。正因为收获如此丰厚,挑战磨砺了成长,我期待能更合理地规划时间,争取更稳定的出勤。我也希望能尝试更多元的曲目,与大家分享更丰富的音乐世界。更期待看到我们的钢琴角能吸引更多伙伴加入,让美好的旋律在图书馆的空间里持续流淌,温暖更多的人。
9.万佳一:公益精神在“日常”中生根。钢琴角的本质远非个人才艺的展示,而是一份温柔的“公共礼物”。这份志愿服务的核心,在于“分享音乐之美”与“营造陪伴感”。志愿者为这片知识的殿堂,增添一抹流动的、治愈的音符背景,让书香与乐韵交织,营造一个更加温暖、放松、富有生机的公共阅读空间。这是一场“给予”与“收获”的双向奔赴:我们奉献时间和琴声,收获无声的赞许、感激的目光以及为公共空间贡献美好的满足感。我深刻理解到,公益可以如此“日常”却又如此“动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在平凡的角落,用自己所长,为他人带来片刻的愉悦或安宁,就是公益精神的生动体现。
图书馆的钢琴角,远不止是放置着一架琴的物理角落。它如一座精巧的桥梁,让音乐的交流跨越技艺界限,延伸至情感的连接。当指尖触碰琴键,亦触动了彼此的心灵,那旋律中的暖意便如涟漪般荡漾开来。在这乐声流淌之地,年轻生命不仅学习如何驾驭音符,更学习如何修炼自己,从自我成就到为他人点灯,从个人成长到以美育人,他们从中真正实现了内外世界的双重成长。乐声虽终会消散,但其中蕴藏的勇气、责任与温暖,早已融入心灵,成为他们走向广阔天地时,最深沉而隽永的底气与回响。
王思文(国际教育学院,环合2341班 )
卢奕舟(会计学院,会计实验2441班)
吴心雨(会计学院,审计2441班)
钟雍(信息管理学院 电商2342班)
金艺涵(会计学院,会计2444班)
章梦琪(信息工程学院,计科2442班)
赵翊琳(会计学院,财务2443班)
薛晨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税收2443班)
万佳一(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统计2341班)
审核人:周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