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作家徐玉贞(徐公子)携新书《睡前黄金一小时》亮相湖北经济学院四号报告厅,这场由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组织、读书协会承办的第31期真人图书馆活动,吸引了近200名师生到场。
徐老师以“睡前黄金一小时,开启自我增值的窗口”为主题,与师生共同探索睡前黄金一小时的时间管理与心灵疗愈密码。见面会上,她首先剖析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睡前拖延”现象,将其归因为补偿心理、平台内容吸引、自我调节机制变化、逃避心理、完美主义等,导致时间浪费、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她指出,睡前拖延的本质是“需求未被满足的自己在寻求关注”,而学会“看见睡前情绪,是内心疗愈的开始”。
针对如何打破睡前拖延的困局,徐老师提出了固定睡眠时间、创造睡眠环境、制定合理计划、学会放松情绪、限制电子产品、培养睡前仪式六大实操方法。“比如培养‘睡前仪式’,可以是一段轻音乐、一本纸质书,或是简单的拉伸,通过仪式感让身体和大脑建立‘准备入睡’的条件反射。”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睡前情绪波动”“难以入眠”“外在干扰下知易行难”“睡眠时长与效率失衡”等痛点问题踊跃提问,徐老师一一给出了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解答。当被问及“睡前黄金一小时最值得做什么”时,徐老师给出了充满温度的回答:“没有统一答案,最值得做的是‘发自内心最本质的需求’,可以是阅读、写作、复盘,也可以是纯粹的发呆,关键是让自己在这段时间里获得松弛感与满足感”。“人生不能白吃苦,要将其化为内省的养分。”徐老师强调,《睡前黄金一小时》的核心价值在于“看见”——看见睡前拖延背后的情绪,看见内心未被满足的需求,“当我们开始‘看见’,就是改变的新开始。”
见面会尾声,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希望这场分享能让同学们重新审视睡前时光,把‘睡前黄金一小时’转化为自我提升、心灵疗愈的珍贵窗口。”不少参与的同学也感慨:“原来睡前时间可以如此有意义,回去就试试制定自己的‘睡前仪式’”!
从剖析现象到给出方法,从互动答疑到传递“看见”的力量,这场真人图书馆不仅是一次阅读分享,更是一场关于时间管理与心灵成长的启示课,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师生们点亮了睡前黄金一小时的成长与疗愈之路。




